黑臭水治理綜合解決方案
一、控源截污
1.截污納管
截污納管是采取其他技術措施的前提。通過沿河沿湖鋪設污水截流管線,并合理設置提升泵房,將污水截流并納入城市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。對老舊城區的雨污合流制管網,應沿河岸或湖岸布置溢流控制裝置。無法沿河沿湖截流污染源的,可考慮就地處理等工程措施。嚴禁將城區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河流下游。實際應用中,應考慮溢流裝置排出口和接納水體水位標高,并設置止回裝置,防止暴雨時倒流。
2.面源控制
可結合海綿城市的建設,采用各種低影響開發(LID)技術,初期雨水控制與凈化技術、地表固體廢棄物收集技術,土壤與綠化肥分流失控制技術,以及生態護岸與隔離(阻斷)技術;畜禽養殖面源控制主要可采用糞尿分類、雨污分離、固體糞便堆肥處理利用、污水就地處理后農地回用等技術。
二、內源治理
1.垃圾清理
2.生物殘體及漂浮清理
3.清淤疏浚
包括機械清淤和水利清淤等方式,工程中需考慮城市水體原有黑臭水的存儲和凈化措施。清淤前,需要做好底泥污染調查,明確疏浚范圍和疏浚深度;根據當地氣候和降雨特征,合理選擇底泥清淤季節;清淤工作不得影響水生生物生長;清淤后回水水質應滿足“無黑臭”指標要求。
三、生態修復
1.岸帶修復
采取植草溝、生態護岸、透水磚等形式,對原有硬化河岸(湖岸)進行改造,通過恢復岸線和水體的自然凈化功能,強化水體的污染治理效果;需進行植物收割的,應選定合適的季節。
2.生態凈化
主要采用人工濕地、生態浮島、水生植物種植等,技術方法,利用土壤-微生物-植物生態系統有效去除水體的有機物、氮、磷等污染物;綜合考慮水質凈胡說、景觀提升與植物的氣候適應性,盡量采用凈化效果好的本地物種,并關注其在水體中的空間布局與搭配;需進行植物收割的,應選定合適的季節。
3.人工增氧
主要采用跌水、噴泉、射流,以及其他各類曝氣形式有效提升水體的溶解氧;通過合理設計,實現人工增氧的同時,輔助提升水體流動性。
四、活水循環
通過設置提升泵站、水系合理連通、利用風力或太陽能等方式,實現水體流動;非雨季時可利用水體周邊的雨水泵站或雨水管道作為回水系統;應關注循環水出水口設置,以降低循環水對河床或湖底的沖刷。
綜述:
沒有某一種可以全面解決黑臭水體的問題,黑臭水治理沒有“一招鮮”,需要技術集成,打出“組合拳”。黑臭水治理應該重視集成技術,強化管理,進行長效運行。在技術路線選擇上,需要遵循“適用性、綜合性、經濟性、長效性和安全性”的原則。截污納管、面源控制等控源截污技術,垃圾清理、生物殘體及漂浮清理等內源治理技術,岸帶修復、生態凈化、人工增氧等生態修復技術以及活水循環、清水補給、就地處理、旁路治理等技術都應集成應用。
承擔社會責任,建設生態中國,山東海辰環??萍脊煞萦邢薰緫{借技術創新、服務創新、模式創新的堅定信念,努力打造一支年輕、堅韌、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的高科技團隊;助力中國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,將黑臭水綜合治理的技術應用到每條河流,在中國黑臭水治理進程發揮中堅力量。